自3月28日球王会(集团)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教育思想大讨论正式启动以来,球王会(集团)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在4月3日召开动员大会后,制定《球王会(集团)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教育思想大讨论实施方案》,各科室就结合工作实际陆续展开教育思想大讨论具体实施活动。非学历教育两个科室(培训中心和社会化考试中心)在精心组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希望通过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找到针对“如何整合与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非学历教育水平”,做“专业规范有温度”的非学历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一、整合培训资源
非学历教育是大学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的重要载体和体现。近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下,我校非学历教育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非学历教育项目数、人次和经费每年均有新发展、新突破,但由于起步较晚以及软硬件条件限制等原因,面对社会发展新趋势、新要求,我校非学历教育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一)整合师资建设资源
1. 整合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教师资源,通过调动、聘任等方式建立一个能够承接任何学科领域培训的师资团队,快速提高非学历教育队伍的学历和能力水平,满足做专业的非学历教育专业人才需求;
2.通过引进年轻博士、硕士,培养学院的专业新生力量,形成有梯队的师资队伍,达成可持续发展的师资目标;
3. 重点对接知名的培训专家,通过特聘研究员的引进带来丰富的培训资源,提升成大培训品牌的实力和影响力。
(二)整合课程建设资源
1. 成立课程研发中心,培养3-5个团队负责人,针对市场需求和已有基础开发系列非学历教育课程,编制相应培训品牌(党政干部培训、教师教育培训、社区干部培训等)的教学大纲;
2. 借力学校的学科专业资源,在特色专业(护理、学前)的课程开发上做到全覆盖;
3. 以课程研发带动新的培训品牌的研究与实践,使课程研发真正成为培训的核心竞争力。
(三)整合硬件建设资源
1. 在综合楼或者任何一栋教学楼(建议在5教学楼阶梯教室)内划拨2间大教室(100人1间,150人1间),装修为培训教室,不再因为培训场地冲突而丢掉部分项目,更不会在培训过程中反复调换培训教室,引起送培方和学员的不满情绪,影响培训声誉;
2. 建设标准化的普通水平测试室,需要1间150平米的教室,隔断为20间标准化测试室,提高普通话测试效率,达到省语委的测试硬件标准;
3.在2、3教学楼阶梯教室建立2间容量分别为200台电脑的专门机房,用于社会化考试,满足日益增多的人机对话考试的需求。也可供在校学生教学使用(非周末时间)。
以上功能室的装修与设备购置经费可以从球王会(集团)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创收经费中支出。只需学校解决空间问题。
(四)整合信息平台建设资源
1.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联合专业力量,建设“球王会(集团)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网络培训平台”。平台拥有丰富的课程与培训资源,也能够汇聚与整合校内各学院的培训资源,为线上学习提供良好的专业服务;
2.依托四川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成都市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将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专业科目、食品安全员学习和其他非学历培训项目管理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突破培训的空间、时间、人力、物力等限制。
二、优化自考助学资源
按照学校要求,为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学校资金筹资能力,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和学科优势,积极探索自考对外合作办学新机制和新体制,顺利实现高教自考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培训转型发展。
(一) 挖掘市场与助学点资源
1. 加大校外自考助学点拓展力度,重点加强与高职院校
合作,搭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立交桥;
2.加大与规范专业的培训机构合作,扩大自考助学规模,
力争今年自考规模突破9000人;
3.提升自考办学层次,使我校高教自考办学层次由自考专科向自考本科转型发展。
(二)打造品牌与优质助学团队
1.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做好市场调研,力争新扩大开办自考新专业2个,打造自考品牌专业2—3个,进一步提高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加强各自考助学点自考助学管理团队和师资团队的培养和培训,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学习,做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自考助学培训;
3.开展高教自考助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考助学质量和自考合格率,真正做到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三)开发线上与线下资源
1.持续推进高教自考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力争2019年全面完成学前教育和护理本、专科共24门国考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
2.启动特色专业部分省考课程网络资源开发工作;
3.积极建设资源共享、专业化协作的“互联网+”助学服务体系。力争2019年我校各校外自考教学点全部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助学,努力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四)探索“1+x”证书新模式
1.积极探索推进“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 1+X证书)新模式试点,鼓励考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双证书”项目;
2.着力“X”的领域拓展,探索技能培训的新内容、新方法和新路径。
(五)完善精细化管理与激励机制
1.制定完善高教自考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规范考试、考务、考籍、命题、阅卷各环节,确保管理规范,质量为先,顺利实现高教自考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培训转型发展;
2.健全自考助学管理检查督导机制,加强对助学单位助学管理过程和质量控制,确保高教自考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3.引入考核奖励机制,制定完善我校自考助学点年度考核评价体系,设立年度目标考核奖和发展奖。力争在今后的3-5年,将党政干部、教师教育、社区发展治理及应急安全打造成在四川地区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培训品牌;将学前教育、护理学等专业建设成全省乃至西南地区有竞争力的自考助学品牌专业,自考助学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力争使我校自考助学规模达到15000人。实现我校非学历教育经费破亿元的目标。